发布人:gaoyee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4-04-07 19:16:15 点击率:1922 【打印文章】
早上,在旅馆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大家都准时到达餐厅用餐。
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我们出发前往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在车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东湖。东湖面积3.3平方公里,共有五个风景区,我们去的是其中之一:磨山风景区。
到达后,我们分成不同小组,坐上游览车,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游览。
车顺着山路一圈圈向上,小组同学一路享受这难得新鲜空气,并时不时好奇询问工作人员一些问题,例如刘备郊天台的名称来历是因为是郊外的祭天台……每到一处景点,我们都会下车拍照,留下了许多合影,纪念这一刻。
到达楚天台时,我们入楼听了一场编钟的演奏。楚天台是除了黄鹤楼之外武汉的另一只眼睛,上面的曾侯乙编钟被称为第八大奇迹,敲出的音色,小的清脆,大的浑厚,配合古筝,鼓,萧,竽等乐器,我们欣赏到了一场美妙的音乐,演员们均身着楚国服饰,翩翩起舞,古典的美感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然后我们又参观了湮浪亭,离骚碑,以及沿路东湖的美景,最后到达樱圆,看见了一直期待的樱花,尽管赏樱时节已过,我们却很幸运的欣赏到了剩余不多的几株樱花,开的极其灿烂,引得大家都纷纷合影留念。
最后,带着满足的心情,我们又前往下一个景点,湖北省博物馆。建筑是楚国风格,屋顶宽,高台阶,轴对称。馆舍由编钟馆、楚文化馆、综合陈列楼组成。
在博物馆,我们欣赏到了四大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越王勾践剑通高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重875克。1965年冬天出土于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剑上用鸟篆铭文刻了八个字,“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这套编钟出自湖北随州南郊擂鼓墩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就是我们在楚天台所听演奏的真品。
发掘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曲远河口学堂梁子。1990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根据头骨特征,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简称郧县人。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分别指:林和靖爱梅鹤,周敦颐爱莲,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
游览完毕后,我们乘车去吃中饭,在2点是准时上车返回八中,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带着学习到的楚国文化,结束了此次研学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