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gaoyee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4-03-28 10:30:00 点击率:1830 【打印文章】
这节课是以安徽省的茶叶种植为案例。分析农业生产的位置和区位因素,以及区位因素的变化。课前,在这节课的内容上,我与师傅张梅生老师进行了探讨,张老师明确指出公开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生成问题,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所以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删减了地中海农业区位变化的案例,课堂时间大大缩减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出来了。在课堂的重难点上,我与张老师意见一致,重点在区位选择上,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利用材料对农业土地进行简单的规划。难点在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在案例的选取上,我很是费了一番功夫,有的人认为使用传统的水稻种植的案例较好,有的认为使用现代的热带水果的案例有很强的时代性,我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安徽省的茶叶种植有非常好的代表性,而且这种案例也是乡土地理的重要内容,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茶叶种植也是传统农业的代表。
在案例的处理上,多次反复使用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也反复从图片多媒体的角度刺激学生,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图片的展示和老师语言的讲解,做到图文结合。
在课堂进度的安排上,我首先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入手,具体分析案例中的农业区位,然后通过书本的活动,具体的讲解农业区位因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通过练习小结课堂内容,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不足之处,课堂的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中的提问,针对学生回答的预设不足,对学生生成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引导。课堂内容的不足之处,为了强调课堂内容的完整性,内容安排有点紧,课堂节奏有点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