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1. 教务信息
  2. 招生信息
  3. 学科竞赛
  4. 校本课程
  5. 艺体特长
  6. 科技创新

    一粒沙中看世界

    ——东南大学吕俊鹏教授点亮千名学子科技梦

    发布人:刘浩蕊     发布部门: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6-30 16:08:36      点击率:196 【打印文章】

    6月28日下午,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吕俊鹏教授受合肥市第八中学邀请,于八中运河校区开设了一场专业且精彩的主题为“一粒沙中看世界——从诺贝尔奖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的发展”的科技讲座。合八学子和部分蜀山区初三毕业生参与,共同开启一场探索微观世界与宏大科技未来的奇妙旅程。

    图片2.png

    图片1.png

    初识微观世界的“魔术师”:半导体

    讲座伊始,吕俊鹏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引领同学们走进神奇的半导体世界。他用手中的收音机向同学们生动地解释了半导体的概念,其独特的导电特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正是现代信息科技大厦得以矗立的基石。“半导体中最重要的材料硅就来源于沙。想象一下,没有这粒‘沙’中的奥秘,就没有我们手中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电脑,更没有推动社会飞速发展的智能芯片”,吕教授强调,半导体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致敬科学群星:诺奖辉光映照科技之路

    接着,吕教授沿着时间脉络,为同学们梳理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科学突破及其背后的诺奖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以其非凡的智慧和不懈的探索,在半导体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功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每一座诺奖丰碑,都镌刻着科学家们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与对改变世界的热忱。”吕教授勉励同学们以这些科学巨匠为榜样,勇攀科学高峰。

    图片3.png

    洞悉本源:从能量守恒看学科的纽带

    在阐释半导体如何实现可控导电这一核心问题时,吕教授巧妙地从基础物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入手。他通过清晰的逻辑推演,揭示了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跃迁、导电的微观过程,此过程正是严格遵守能量转换与守恒这一自然铁律的完美体现。“正是对能量守恒、量子力学等基础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应用,才使得工程师们能够设计并制造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大的集成电路。”吕教授以此深刻点明,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绝非空中楼阁,其根基深深扎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沃土之中,是一门综合各类学科的交叉学科。由此,同学们认识到,唯有夯实基础,方能为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奇趣实验点燃全场:理论跃然眼前

    讲座最令人兴奋的环节莫过于吕教授精心设计的互动实验。他用一个简单的装置——分别让磁铁在绝缘管和金属管中下落,直观展示了电磁感应原理之一的楞次定律,解释了为何磁铁在金属管中不会像在绝缘管中一样,如自由落体般快速坠落。神奇的“慢动作”现象瞬间抓住了所有同学的目光,近千名学子都惊叹于电磁学的神奇。

    紧接着,“铁锤碎冰”实验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两种不同的冰块在面对铁锤敲击时的表现截然不同。由冰类比到结构相似的硅,吕教授解释了注入工艺对半导体结构的影响。这两个实验如同魔术般将抽象的物理原理和材料知识变得触手可及、生动有趣。

    图片4.png

    在实验过程中,吕教授热情邀请同学上台亲手操作、近距离观察。同学们积极参与,大胆提问,与教授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吕教授对同学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赞赏有加,并向踊跃参与互动的同学赠送了精小礼物,勉励他们未来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

    图片5.png

    点亮科研梦想,筑梦东大未来

    吕俊鹏教授的整场讲座,如同在同学们心中播撒下一片璀璨的科技之光。他将高深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知识,化作引人入胜的故事、清晰透彻的原理和令人惊叹的实验,在近千名名优秀初三毕业生的心中,成功种下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和对前沿科技的无限向往之种。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梦想的启迪。当热烈的掌声长久回响在报告厅时,我们仿佛看到一粒粒承载着未来科技希望与向往东南大学的种子,已在年轻的心田里悄然萌发,静待花开。

    图片6.png

    文字:程憬洋

    图片:石然

    责编:张少庸

    审核:余俊


【打印文章】